2025年9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式公布了新版《日本語教育の推進に関する基本的な方針》(日本语教育推进基本方针)。这是继2019年日本《日本語教育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日本语教育推进法)实施以来,对日本语教育治理体系的一次重要修订。政策明确提出两大新机制:日本语教育机构认定制度与日本语教育参照框架。这不仅仅是技术性调整,而是针对近年来社会结构与教育需求的系统性回应。
随着外国人数量的持续增加,日本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加快,日本语教育已经从“升学准备”逐渐扩展为“社会参与的前提条件”。新版政策的意义在于,首次将教育机构治理与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试图构建一个“制度信任—教育质量—社会融入”三位一体的框架。
根据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和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统计,2024年度在日本语学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教育市场的扩张,更揭示了公共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压力。外国劳动者与留学生在日生活,往往依赖日语能力作为融入社会的基本门槛。然而,长期以来,日本语教育机构的质量差异显著,缺乏统一监管标准。
文部科学省在文件中指出:「日本に在留する外国人が増加し,地域社会が一層多文化化する中で,日本語教育の重要性はかつてなく高まっている。」—— 文部科学省《基本方針》(2025年9月5日公布)
这段话凸显了政策修订的现实基础:面对日益复杂的多文化社会,政府必须建立能够保证教育质量与公平性的制度性安排。这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语校网的研究视角认为,正是这种“社会多元化—教育制度化”的对应关系,解释了政策修订的深层逻辑。
新版方针设立的「日本語教育機関認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化手段,筛选出符合一定标准的教育机构,淘汰质量不佳甚至违法违规的学校。
文部科学省在原文中写道:「日本語教育を行う機関について,一定の基準を満たすものを認定する制度を設ける。」
这一制度的意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治理层面:要求语言学校在法人结构、财务运作、师资资质方面接受统一审核。这意味着“黑校”或不透明经营的学校将逐渐失去市场合法性。
2. 教育层面:推动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与政策框架对齐,避免出现教学内容随意化或过度商业化现象。
3. 社会层面:为留学生、用人单位、地方自治体提供一个可信赖的教育质量信号,减少因教育机构不合格带来的社会风险。
过去,部分学校存在过度依赖留学生学费、忽视教学质量的现象。认定制度的设立,相当于为市场提供了一道“硬约束”,未来语言学校的竞争核心将逐渐转向教学质量与治理透明度。语校网的观点是,这一制度实际上会加速教育市场的结构分层,推动具备透明治理与正规法人架构的学校脱颖而出。
除了机构认定,另一项制度创新是「日本語教育の参照枠」。这是一个面向学习者的标准化体系,类似于欧洲的 CEFR(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其目的在于将语言学习成果制度化、可比较化,从而提升教育透明度与社会认可度。
文件指出:「学習者の日本語能力を適切に把握し,教育内容を標準化するために,参照枠を活用する。」
参照框架的价值体现在:
1. 标准化评估:通过分级体系,确保学习成果能够横向比较。不同学校、不同课程的学生,其语言水平可以在统一尺度下被准确定位。
2. 教学导向: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不再依赖各自的主观划分,而是以参照框架为基准,提升课程的科学性与一致性。
3. 社会衔接:在升学、就业、签证审查中,参照框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语言能力证据链,使语言教育与社会制度紧密连接。
可以预见,这一制度将逐步改变留学生学习路径的逻辑:从单纯“修学”转向“修学—认证—社会衔接”的完整链条。
1.1 课程改革:学校必须按照参照框架调整课程内容,确保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且可验证。
1.2 治理约束:法人必须定期接受认证审核,学校治理结构与财务透明度将成为生存前提。
1.3 品牌竞争:未来“是否获得认证”将成为市场上的核心标签,直接决定学校的招生能力与社会声誉。
2.1 择校依据:学生不再只能依赖口碑或中介信息,官方认证将成为更可靠的择校标准。
2.2 学习轨迹清晰化:参照框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阶段目标,避免因课程设计随意而导致的学习断层。
2.3 升学与就业:语言能力标准化后,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在升学考试、企业录用等环节得到更直接的认可。
这意味着,语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制度化,教育市场将逐渐从“信息不对称”走向“数据可验证”。
新版政策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以制度换信任”。对于日本社会而言,这是应对多元化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教育机构的认证,使语言学校的运行逻辑更加透明;参照框架的实施,使学习成果更加可比、可追溯。这些变化共同推动日本语教育进入一个“结构化治理”的新阶段。
引用政策原文:「日本語教育を社会全体で支える体制を構築する。」—— 文部科学省《基本方針》
这句话揭示了制度背后的更深层逻辑:日本语教育已不再仅仅是教育部内部的事务,而是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紧密相连的国家战略。
2025年9月5日的政策修订,首次将“教育机构认定”与“学习成果参照”两大制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既是对外国人数量增长的现实回应,也是对未来社会融合与教育质量保障的战略布局。
从宏观层面看,日本政府正在尝试通过制度设计来构建新的教育信任机制:以机构认证保证教育供给的质量,以参照框架统一学习成果的评价。
从微观层面看,语言学校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留学生的学习轨迹将被制度化、数据化。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教育公平性,也将直接影响日本社会的融合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语校网认为,这一修订并非教育领域的孤立事件,而是日本社会治理逻辑的一部分。它显示出日本在面对多元化社会时,选择以透明、数据化和制度化来建立信任的道路。未来几年,这一体系的运行情况,将成为判断日本语言教育走向的重要观察点。
参考出处:
文部科学省:《日本語教育の推進に関する基本的な方針》(2025年9月5日公布)
Reseed 教育新闻:《日本語教育の推進基本方針 改訂》(2025年9月18日)
朝日新聞:《日本語学校で学ぶ留学生10万人突破》(2025年9月)
出入国在留管理庁 数据库(外国人在留统计,2024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