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对外籍人才政策的开放与“留学30万人计划”的推进,日本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持续攀升。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截至2024年,日本全国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超过312,000人,同比增长6.3%。在这一趋势下,留学生的安全、权益、学业与生活保障问题被提到制度层面加以回应,形成了所谓“留学生保护制度”。
该制度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构建,包括文部科学省、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等,目标是提升留学生在日生活质量,并规范学校的接收机制。然而,这一制度的核心覆盖对象集中在大学、专门学校等“正规教育机构”,而对语言学校(即语校)的适用性与覆盖深度长期处于灰色地带。
本文基于2025年6月官方与民间数据,从制度设计、适用边界、法律空缺、语言学校运营结构与风险点等角度,对“留学生保护制度”在语校领域的实际适用性展开系统梳理,试图回答:语校是否真正享有制度庇护?中国家长应如何识别制度真空下的隐形风险?
一、“留学生保护制度”的正式定义与组成结构
根据文部科学省与JASSO的官方政策文件,“留学生保护制度”并非单一法律,而是多个制度性保障的统称,主要包括:
财政支持体系:如JASSO奖学金、公费留学、地方政府补助金;
学业辅导与心理支持服务:设置留学生支援室、校内语言辅导、心理咨询窗口;
行政服务保障:提供签证更新、在留资格转换、紧急联络机制;
多语言公共信息平台:如“Study in Japan”网站、留学生生活手册;
教育机构监管体系:通过大学评估机构、学校法人审批流程保障教学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该制度的根基建立在“文科省主管”与“学校法人资格”之上,而日本的大多数语言学校,并不符合这两个前置条件。
二、语校为何处于“制度边缘”?
语言学校(日本语教育机构)主要服务于外国人日语学习需求,其法律地位多为“株式会社”“一般社团法人”或“教育相关事业体”,属于非正式教育体系内单位,主管部门为法务省下属的出入国在留管理厅。
根据《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外国人如以“留学”在留资格入境日本,必须就读于“告示校”。即由法务省每年发布公告,承认其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的教育机构。
问题在于:法务省仅监管签证与出入记录,并不负责学校的教育质量;语校无义务接入JASSO体系,无法为学生申请常规奖学金项目;语校在法律上无法强制执行“生活支援”、“心理干预”与“财政救助”等机制;
也就是说,语校制度上并非“受保护主体”,而是处于政府管控之外、市场化运行之中的“教育服务提供者”。
三、“语校风险”的制度来源与监管断层
以2025年6月公布的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日本语教育机构名簿》为基础,全国登记语校为728所,其中超过47%并未获得“优良校”评级。此外,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披露,2024年度全国语言学校中有19所出现“经营中止、招生暂停或被取消告示校资格”的情况。
常见问题包括:非法中介招生,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无保障;教师人数不足或不具备日本语教育资格;学生入学后实际没有上课,成为“挂名打工签证”;学校破产后学生签证作废,被迫中断学业。
这些乱象的根本,是语校未能接入“正式教育体系”,无法享受“制度性护栏”。如同一位文部科学省前官员所言:“语校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学,而是它的制度位置。它不是教育部管理,也不是劳动省管理,它游离于制度之外。”
四、中国家庭需要了解的“制度现实”
许多中国家长误以为日本语校等同于中国的预科班或教育部承认学校,实际上,日本语校的多样性极强,有些为大学附设,有些仅为私立语言中心。根据语校网对232所学校的课程与法人背景分析:
1. 仅约23%的学校有教育法人背景;
2. 超过60%学校不具备奖学金发放资质;
3. 超过一半语校未设立心理咨询窗口或学生支援室。
这意味着,学生一旦遭遇学业困难、经济问题或签证风险,除非所在学校自愿协助,否则很难获得制度外部救济。这与大学、专门学校在制度内享有的“行政补助、跨部门联动”形成鲜明对比。
五、是否有替代机制保护语校学生?
当前主要有三类替代性制度对语校起到“部分性”保护:
法务省设定的“优良校制度”。语校必须维持较高出勤率、升学率与管理能力;
振兴协会的行业自律机制。会员校需遵守师资、课程、财务透明等标准;
在留资格管理制度。学生出勤异常将影响签证,强迫学校介入。
但这些机制并非“学生保护制度”,而是“签证治理逻辑”,其最终目标是防止滥用留学签证,而非保障学生权利本身。
六、未来走向:语校纳入保护制度是否可能?
2024年,日本政府曾启动“日本语教育机构认证制度”草案,拟设立国家级认证体系,分级管理语校质量,并将一部分语校纳入高等教育协作平台。但截至2025年6月,相关立法尚未提交国会。
目前来看,语校能否获得制度保障,将取决于以下三项改革能否落实:
文部科学省是否设立“语校等级分类”制度;
法务省是否允许部分优良语校申请财政资助资格;
JASSO是否扩展奖学金适用范围至认证语校学生。
七、结语:在制度空白中建设信息护栏
在“留学生保护制度”未能有效覆盖语校的现实下,信息透明与平台监督机制成为当前最可行的“非制度性护栏”。语校网致力于通过数据公开、升学路径梳理、学校信用评分与学生评价系统,建立“制度之外的信息保护层”。
特别是在对中国家庭而言,选择语校应不再依赖中介口碑或学校自述,而应以结构化数据为基础进行“前置性筛查”。语校是否公布法人结构、是否设有生活支援机制、是否有过经营异动等,都应成为判断依据。
【报告来源】 本文基于语校网《2025年日本语言学校制度适用性调研报告》,并引用以下官方与权威机构数据:
- 文部科学省《外国人留学生支援政策概要》(2024年)
- 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告示校名单及优良校数据》(2025年6月)
-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奖学金分布情况(2024年度报告)
- 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2024年度运营校与风险报告》
- NHK、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相关专题调查(2023–2025)